构音能力是评价言语障碍听障儿童言语清晰度的重要指标之一。构音语音异常指在发出有意义的言语过程中出现的构音不清和声韵调异常等现象,使言语清晰度降低,这种异常现象在言语障碍听障儿童中普遍存在。构音障碍听障儿童由于构音语音能力差而导致其言语可懂度低,严重影响其沟通交流。
言语障碍听障儿童构音语音能力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听觉年龄、助听效果、康复训练时间、带养家长不同文化程度、家庭喂养方式等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儿童言语能力是通过对声音的聆听、模仿、积累而逐步提升发展。听障儿童由于听力受损而影响了其言语、语言的发展,听障儿童应尽早配戴合适的助听设备,使其尽早接受声音的刺激,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提高听觉能力。听是说的基础,只有听得清楚才能说得明白,助听效果越好、听觉年龄和语训时间越长,学前听障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越好。不当的家庭喂养方式是导致言语障碍发生的险因素之一。及时添加块状食物提高幼儿的咀嚼力,可有效促进构音语音能力的发展。带养人文化程度影响儿童构音能力的发展,带养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儿童语言发育越好。实践表明,文化程度低的带养家长,其家庭康复效能较低,对幼儿构音能力关注度不够,影响儿童听觉言语的发展,导致听障儿童口语能力差。
言语障碍听障儿童的构音语音能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做到预防与减少言语障碍的发生,应做到:(1)遵循三早原则,即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2)提高家庭科学育儿观。指导家长学习家庭育儿知识及正确的喂养方式,培养儿童科学饮食习惯。(3)提高儿童家庭康复效能。家长除参加培训和接受康复技能的个别指导外,利用互联网等多学习掌握育儿及康复新理念,提高家庭康复效能,做好孩子的家庭康复辅导,以促进孩子更快更好地康复。(4)医教结合。及时有效优化调试助听设备,使助听效果最优化,提高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针对儿童的言语异常情况和其性格年龄等特点,实施有效的康复手段和方法技巧,促进其口语能力的发展,提高言语清晰度,以便更好地沟通交流,尽早融入主流社会。
©山东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山东新中天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 鲁ICP备18005225号-1
为了获得更好的浏览效果,建议您使用IE8.0及以上版本浏览本网站